什麼是天門地戶和上者右行,下者左行?
太陽除參與因地球自轉引起的周日視運動外,還存在因地球公轉引起的在恆星背景上的相對運動,即周年視運動。但是,直接觀察太陽相對於天空中恆星背景的運動實際上做不到。因為白天陽光太強,背景恆星都被淹沒。為此,我們可以選擇太陽剛下山不久,西方地平線上方出現的較為明亮的星座來考察。如果你在每年5月中旬到6月初每天黃昏六七點左右,觀察西方地平線上方,很靠近太陽落山地點的上空,會出現雙子星座。記下觀察的時間和雙子座在低空的位置,並大致判斷一下該時間太陽在地平線下的方位(圖中用虛線圓表示太陽在地平線下的大致位置)。經過一個星期之後,你又在同一時刻,觀察上星期所記下的雙子座的位置,你會發現,該星座的地平高度降低了。這種星座位置的變化說明什麼問題呢?由於我們選定一星期前後同一時刻觀察,太陽落下地平的位置不會有多大變化,而雙子座地平高度卻變低了,這就表示,太陽自西向東靠近了雙子座,或者說,太陽相對恆星自西向東移動了一定的角距離。再經過1個月後,黃昏後同一時刻你再觀察西方地平上空的星空,你又會發現,雙子座已經落下地平看不見了。原來雙子座出現的位置,被另一個不太亮的星座---巨蟹座所取代。這也間接地反映出太陽相對恆星是向東移動了。經過一年以後,同一天同一時刻,你再觀察同一星座,它又回到前一年的位置。這表明太陽在一年時間(約365天)之中,自西向東在恆星背景中移動了一周360度,平均每天向東移動約1度。太陽這種相對背景星空的自西向東運動(周年視運動)稱為右行(坐北朝南看為逆時針運動),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反映,稱為“上者右行”。
每天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升起時,在地平面的邊界上就留下一個點位,同理在日落的西方是也會留下一點,如此每天觀察記錄,就會發現,太陽並不是每天都在正東正西點上起落,而是每天的起落位置都不相同,每天都在移動。太陽因周年視運動在黃道上自西向東每天移動約1°。對北半球來說,一年內只有兩天,即春分和秋分,太陽由東點出,西點沒,晝夜相等。從冬至起,太陽的出沒方位——即日出點從東南巽位(辰位)、日入點從西南坤位(申位)開始逐漸北移,直到夏至日到達最北點,即日出點變為東北艮位(寅位)、日入點變為西北乾位(戌位)。在這段時間內,太陽出的時刻逐日提早,而日落時刻逐日延遲。同時中天高度越來越高,白晝變長,黑夜縮短。以後,太陽的出沒點重新南移,到秋分點時晝夜又相等,完成一年一周的運動。由此可見,冬至日出點巽位(東南的辰巳)、夏至日入點乾位(西北的戌亥)為黃道上兩個特殊位置,即冬至和夏至。因冬至陰已盛極故曰“地戶無下”,夏至陽已盛極故曰“天門無上”,這就是巽(辰巳)、乾(戌亥)分別又稱地戶、天門的由來。因冬至點是歲首,是陽氣升發回歸春天的開始,故冬至點巽在八卦中代表風木,而巽中辰位對應的角宿也被列為二十八宿之首(太陽在角宿時為冬至日出位),代表青龍之頭,故辰也就對應十二生肖的龍了。辰為巽位,因“天地之門戶而萬物所出”之說,故星家“逢龍(辰)則化”之說亦本於此。
因太陽的背景星座為角軫兩宿時的清晨就是冬至點,為奎壁兩宿時的傍晚就是夏至點,而《太始天元冊》又把相鄰的奎壁兩星宿合稱為戊,把相鄰的角軫兩星宿合稱為己。故又有戊己為天門地戶的說法。
二分二至圖
太陽每天的東升西落運動就是太陽的周日視運動。太陽從地平出現後就一直往上行同時向南偏移,當太陽升到最高點時,他在地平坐標系的投影處在正南方的最南端點,這一點,恰好是我們前面已規定的時間點---“午時”,可見,午這一點,即可表示太陽每天在天空的最高點,地平投影的最南點,同時又可表示這一點的時間是午時。此後太陽開始往下行同時向北移,當太陽落山後,太陽必定繼續往下行往北移,直到一個極點,即最低又最北端的那個點,而那個點必定是與午相對的點---子時,子這一點,即表示太陽每天在地下的最低點,在地平投影的最北點,同時又表示這一點的時間是子時。從這裡我們得到啟示,可以將一日十二個時辰點同時拿來標記地平坐標系的空間分度點,這樣,恰好可以將時間與空間統一在一個坐標繫上,本來古人的時間就是從天體的空間運動得來的,也就是說時間與空間根本就是不能分家的,所以,我們用十二時辰表達一日的時間,同時也就表達了太陽在一日運行的空間位置,於是,古人完美的構造出一個時空一體坐標系。
以地平坐標系觀察太陽,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太陽這種相對大地自東向西的運動(周日視運動)稱為左行(坐北朝南看為順時針運動),是地球自轉的反映,稱為“下者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