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之數還是中醫古脈法理論強調脈法至少需觀察五十次搏動的理論來源。《靈樞·根結》云: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
隋代醫家楊上善在其著作《黃帝內經太素》中如下解釋上段文字:
經脈的氣在人體內運行,一晝夜為五十周,以營運五髒的精氣。如果太過或不及,而不能與周行五十次的次數相應,則代表五臟無精,雖生不久,故曰狂生。《靈樞》中所謂的“脈口”即寸口,亦曰氣口。在陰氣未散,陽氣未行的平旦之際,先將不病人之脈口以取定數,然後按於病人脈口以取定數。若其脈得四十動已,至四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比五十數少,則為第一腎臟無氣;若其脈得三十動已,至三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比四十數少,則為第二肝臟無氣;若其脈得二十動已,至二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比三十數少,則為第三脾臟無氣;若其脈得十動已,至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比二十數少,則為第四心臟無氣;若其脈不滿十數,有一代者,即十數少,則為第五肺臟無氣。因為肺主五臟之氣,肺氣既無,則五臟氣皆不至,說明病者死期將近。
中醫診脈的“診貴平旦”一說認為清晨的脈象比一天其他時候準確,是最能反映病情的。明代醫家李中梓在其著作《診家正眼》如下解釋此說:
《內經》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乃可診有過之脈。”
平旦者,陰陽之交也。營衛之氣,一晝夜五十周於身,晝則行陽,夜則行陰,迨至平旦,復會於寸口。斯時也,平旦初寤之時,陰氣將退而未退,陽氣將盛而未散,飲食未進,谷氣未行,故經脈未盛,而絡脈調勻,氣血未至於擾亂,乃可診有過之脈。有過,猶言有病也。
若飲食入胃,則谷氣流行,直行之經,往往強盛,而橫行之絡,氣先至者強,氣未至者弱,經絡之脈不能調勻,則氣血之盛衰,未可盡憑矣。
可見,其注釋亦用到了大衍之數。這兩例正是“應於天者必應於人”的醫易同源學說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