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再談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2016-08-24

  


  我們網站前文(詳見:http://www.8zml.com/h-nd-111-4_11.html)已經說過二十四節氣的產生年代在春秋戰國,並給大家一個基本概念,即二十四節氣是四柱八字、十二星座等命理學的基礎,例如每年8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處暑”,也就是獅子座和處女座交界日。

  今天正是處暑日,我們便以處暑舉例,跟大家研究一下這些節氣的安排依據。例如想想為何8月23是一個節氣,而不是一個普通日子呢?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清楚一些天文學基礎知識:在二十四節氣中有明確天文現象特徵的節氣最起碼有四個,即冬至(晚上最長,白天最短)、夏至(白天最長,晚上最短)、春分(晝夜平分)、秋分(晝夜平分),另外,春分和秋分也是全年唯一兩個太陽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的日子(其餘日子太陽不是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而是偏南或偏北)。可見這四個節氣是地球客觀存在的天象特異點。我們姑且稱之為“天道特徵點”,與它對應的是我們首次提到的“地道特徵點”,後者是天道特徵點所產生的一些氣候特徵節氣,如大暑、大寒等。

  節氣的產生跟“天道特徵點”與“地道特徵點”產生的“天地氣差”有關。從天文學或者陰陽學角度看,夏至白晝最長,夏至作為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極點應該是最炎熱的節氣,但事實卻不是,原因何在呢?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傳統文化的陰陽理論錯誤了嗎?這裡大家要回想一下高中物理學:加速度的減小但並不代表物體速度減小,只要加速度還是正數,即使物體加速度減小但速度卻依然在增大。用陰陽的理論說,因為天地氣差的存在,雖然夏至天道陽氣最盛(加速度達到極值)隨後陽氣減少(加速度減小),但夏至後地面陽氣依然繼續積累(加速度依然為正值),直到大暑氣溫才達到最熱(速度達到最大),同理,冬至雖然白晝最短,但最寒冷的大寒約在冬至後一月。因此從午月夏至到未月大暑,從子月冬至到丑月大寒的計算可看出天地氣差約為一干支月,即圓周的三十度。

  有了這些知識積累後,我們回過頭看秋分是天文學上的天道特徵點,其依據是地球的晝夜平分點,太陽東升西落,為秋天之正中間,具有明顯的天文學特徵。那秋分前推一個天地氣差時間的節氣是什麼呢?答案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處暑!這裡我們知道處暑是怎麼被定義出來的了。

  這裡順便提及一下天文學的季節定義和氣象學的季節定義是不同的。身邊常聽很多人說為何立秋了天氣為那麼熱啊,是二十四節氣已經不準了?其實天文學的季節定義根本是不考慮溫度的,也不該考慮溫度,它考慮的是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等天象信息。為何季節的定義不應該考慮溫度?答案很簡單啊,影響氣溫的因素太多了,例如颱風、厄爾尼諾現象、經緯度、海拔等等。在古代,人們沒有時鐘,沒有當今的授時系統,因此天文曆法是授時的根本。據世界古代科技成就對比,我國從夏商周起一直擁有全球最精確的天文曆法(古六歷:把回歸年長度精確到365.25天的陰陽合曆),這是我國古代人口規模一直領跑全球的因素之一(曆法準確性是影響農業收成的最核心因素)。

 最後補充一下,天文學的秋季定義是立秋開始,那氣象學的秋季是怎麼定義的呢?

答案是日平均氣溫5天在22攝氏度以下就是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季,5天低於10度,秋天結束,冬季開始。




來源:八字命理點評
寫下您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