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学说中的主气基于一年五季之划分

2016-07-17
霍子儒


五运六气学说中的主气基于一年五季之划分


《内经》把一年365天分为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五季以应五行,五季又称五运六气中的五主运,即依次为木运(简称角,始于大寒节气)、火运(简称徵,春分后13日交)、土运(简称宫,芒种后10日交)、金运(简称商,处暑后7日交)、水运(简称羽,立冬后4日交),并依藏气发时定义春风应厥阴肝,夏火应太阳心,长夏湿应太阴脾,秋燥应阳明肺,冬寒应少阴肾(太阳为阳之极盛之义,故应夏,从太阳病欲解时为阳气最旺之巳午未时可知太阳标阳;少阴为阴尽阳生之义,故应冬末春初最冷之丑月,即年平均气温最低的1-2月,从少阴病欲解时为子丑寅可知少阴标阴。从《四气调神大论》说“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动;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及《六节藏象论》说“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亦可知夏火应太阳心,冬寒应少阴肾)。                            

但因物极必反,重阳必阴(寒),重阴必阳(热),故生理学上,太阳经虽属阳,但主气却为寒水;少阴经虽属阴,但主气却为热。这是天人感应的差异,是从天文气象的五运论述到人体生理的六气论述必须要做的修正。

因此,五运六气中的六主气就是把一年365天依次分为的厥阴风木(大寒至春分后)、少阴君火(春分后至小满后)、少阳相火(小满后至大暑前)、太阴湿土(大暑前至秋分前)、阳明燥金(秋分前至小雪前)、太阳寒水(小雪前至大寒)六等分,简称“风、热、火、湿、燥、寒”,每气长365/6=60.83天。六气的具体交接时间由于受大小月及闰月影响而每年不同,需要从大寒节气开始以每气长度推算。


来源:八字命理点评网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