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理论核心:十九年七润置润法简介

2016-07-16
霍子儒


玄学理论核心:十九年七润置润法简介


归余置润法,十九年七润


为何需要置润前文已经介绍。(置润的原因

十九年置七闰的历法在我国最早可考证到战国中期的鲁国(约公元前600-500年)。西汉皇族宗室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道学著作《淮南鸿烈》(后世称《淮南子》)中已明确出现“十九岁而七闰”一词。

从全球的古文明看,置闰方法还有一个神奇的巧合,即世界上除中国农历外,另外几种历史悠久而影响深远的阴阳合历都使用在19年中另外加出7个闰月的办法,如印度历、犹太历等。至于闰月加在哪年和哪月之后,各种历发是不同的。

比如我国最早就使用“三年首闰,五岁再闰”之法(即十九年置七闰)。明代理学家来知德对该法作如下解释:一阴历年354天(平均每月29.5天,12月为354天)与回归年365.25天约相差12天,三年积误差36天,故三年先通过首次置润30天,留6天误差与第四、第五年新累计的24天一起置润,故第五年时把余下的6+24天一起置润。此种把积余下来的误差统一在加在指定年份的置闰方法称“归余置闰法”(或称“步终置闰法”)。十九年置七闰还有一法称为“无中置闰法”(或称作“岁中置闰法”),此法源于以下一个巧合,即因为一年有12个中气,19年共有228个中气,而19年又包含235个朔望月,正巧朔望月个数比中气个数多了七个,故必然有七个无中气的朔望月。此时看哪个月不出现中气,就算它是上个月的闰月。这种置闰方法的特点是闰年的间隔时间不是人为随意安排的,而是把公历计算出的二十四节气放入阴阳合历后再看农历哪一年哪个月不出现中气决定的。


来源:八字命理点评网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