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哲學】八字相同命運是否就相同?紀曉嵐的宿命論和我的感悟

2016-07-24
霍子儒



  近日閑暇讀到清朝大學者,朝廷重臣紀曉嵐的著作《閱微草堂筆記》。說來真是孤陋寡聞,時至今日方知原來這位古代大人物對玄學術數有如此濃厚的興趣及研究。另外,他在該著作中提到了八字相同,命運卻不盡相同的真實事例,對命運多大程度受限制這一艱深問題不乏啟發意義。


  灤陽消夏錄二

  董文恪公為少司空時,雲昔在富陽村居,有村叟坐鄰家,聞讀書聲,日:“貴人也。”請相見。諦觀再四,又問八字干支。沉思良久,日:“君命相皆一品。當某年得知縣,某年署大縣,某年實授,某年迂通判,某年遷知府,某年由知府遷布政,某年遷巡撫,某年遷總督。善自愛,他日知吾言不謬也。”後不再見此叟,其言亦不驗。然細較生平,則所謂知縣,乃由拔貢得戶部七品官也。所謂調署大縣,乃庶吉士也。所謂實授,乃編修也。所謂通判,乃中允也。所謂知府,乃侍讀學士也。所謂布政使,乃內閣學士也。所謂巡撫,乃工部侍郎也。品秩皆符,其年亦皆符,特內外異途耳。是其言驗而不驗,不驗而驗,惟未知總督如何。後公以其年拜禮部尚書,品秩仍符。

  按:推算干支,或奇驗,或全不驗,或半驗半不驗。余嘗以聞見最確者,反覆深思,八字貴賤貧富,特大概如是。其間乘除盈縮,略有異同。無錫鄒小山先生夫人,與安州陳密山先生夫人,八字干支並同。小山先生官禮部侍郎,密山先生官貴州布政使,均二品也。論爵,布政不及侍郎之尊。論祿,則侍郎不及布政之厚。互相補矣。二夫人並壽考。陳夫人早寡,然晚歲康強安樂。鄒夫人白首齊眉,然晚歲喪明,家計亦薄。又相補矣。此或疑地有南北,時有初正也。余第六侄與奴子劉雲鵬,生時只隔一牆,兩窗相對,兩兒並落蓐①啼。非惟時同刻同,乃至分秒亦同。侄至十六歲而夭,而奴子今尚在。豈非此命所賦之祿,只有此數。侄生長富貴,消耗先盡;奴子生長貧賤,消耗無多,祿尚未盡耶?盈虛消息,理似如斯,俟知命者更詳之。

譯文:    

   董文恪公做工部侍郎時,說過去在富陽縣的鄉村居住,有個鄉村老者坐在鄰居家,聽到讀書聲,說:“是個貴人啊!”請求與他見面。老者仔細的看了多次,又問他時辰八字,沉思了很久說:“您的命運和相貌都是一品,應當在某年得知縣,某年代理大縣,某年實際升授,某年升通判,某年升知府,某年由知府升布政使,某年升巡撫,某年升總督。望您好好愛惜自己,到時候會知道我說的不錯。”

後來他沒有再見到這位老者,他的話也沒有應驗。但是仔細考較生平,那麼所謂知縣,乃是由拔貢生得,戶部的七品官;所謂升調代理大縣,乃是庶吉士;所謂實際升授,乃是編修;所謂通判,乃是中允;所謂知府,乃是侍讀學士;所謂布政使,乃是內閣學士;所謂巡撫,乃是工部侍郎。官品俸祿都符合,年份也都符合,只是內官和外官的途徑不同罷了。所以他的話說應驗不算應驗,說不應驗也算應驗,只是不知道總督怎麼樣。後來董公以某年官拜禮部尚書,官品俸祿仍舊符合。

 按:推算天干地支,或者出奇的應驗,或者全然不應驗,或者一半應驗一半不應驗。我曾經以見聞當中最確鑿的反覆深思,八字的貴賤貧富,只不過大概如此。這中間的消長伸縮,稍有異同。無錫鄒小山先生的夫人,與安州陳密山先生夫人的時辰八字全然相同。小山先生做禮部侍郎,密山先生做貴州布政使,都是二品官。論爵位,布政使不如待郎尊貴;論俸祿,則侍郎不如布政使豐厚,互相補償了。二位夫人都是高壽,陳夫人早年守寡,但是晚年康強安樂;鄒夫人白頭夫妻相親相愛,但是晚年失明,家底也薄,又互相補償了。

這個或者地域有南北,時辰有前半,後半吧。我的第六個侄兒與奴僕的兒子劉雲鵬,出生時只隔着一堵牆,兩窗相對,兩兒一起落地啼哭。不但時同刻同,以至於分秒也同。侄兒到十六歲而早死,奴僕的兒子至今還在。這難道不是命運所賦予的福氣只有此數嗎?只因侄兒生長在富貴之中,消耗已完;奴僕的兒子生長在貧賤之中,消耗得不多,福氣還沒有完。盛衰生滅,道理像是如此,且等待精通命相的人再來細說。

  有時候我想,為什麼古人將八字命理,只計算至時辰,而不再進一步,計算至刻分?一個時辰分八刻,古人其實一早便已掌握這個時間單位,但為什麼命理學只分四柱,而不將刻鐘也計算在內,分成五柱?

  個人認為,古哲先賢根本便有意思告訴我們,命運是不可“機關算盡”的,亦不可以將一個人全部限制的,總有一些後天空間,給我們去努力,去改變。否側相同時間出生的人豈非都同年同月同日死去?若是如此,料八字現象早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研究對象,堪稱奇觀了,我們也不必學習努力,不必通過占算趨吉避凶了。

  另外我又想,命格裡面,既有八個字,但天地之間確只有五行,以五數分配於八數,必然不能均分,不是這一樣五行過多,便是那一樣五行過少。亦即是說,八字命理的哲學,一早便告訴我們,人生難得美滿,必然有所不足。例如一個人能夠事業成功,卻往往難以有幸福的家庭;有恩愛的婚姻生活卻未必能有能力出眾的配偶;而有能力出眾的配偶卻往往婚後多摩擦、出軌甚至離異。滾滾紅塵內,五行此消彼長,總是顧此失彼,蘇東坡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季羨林說“知足,知所不足;有為,有所不為”都正是此意。

  學習子平之學,明白五行消長歲運流轉之道,就更應深刻認識人生的得失都只是暫時的,失運時候,孔子文章蓋世亦厄於陳邦;太公武略超群也釣於渭水。所謂“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行運時要想到倒霉,富貴不可盡用,常懷謙卑之心;倒霉時要想到前景,貧賤不可自欺,用居安思危、見危察機的逆向思維看待事物發展規律正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中華文化最偉大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知此,不枉學習五行術數矣!





來源:八字命理點評
寫下您的評論吧